时间:北京时间6月2日10时许。
地点: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事件:人类探月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探索——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开展月背采样。
此时此刻,在距离月球38万公里的地球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的科研人员已经彻夜未眠,4小时前嫦娥六号顺利着陆月背的兴奋与喜悦还未散尽,新的挑战就已摆在眼前。
“嫦娥”翩跹落月后,探测器上的各种仪器也开始忙碌起来。其中一项关键工作就是对钻取区域的月壤进行微波探测,这是嫦娥六号开展钻取采样前的重要环节。
“月壤结构探测仪科学数据已传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测控大厅传来消息,科研人员迅速围拢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主任设计师李玉喜身边。在短时间内,他要迅速完成月壤结构探测仪科学数据的处理,并生成钻取区月表浅层结构图,为接下来的钻取采样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处理结果出来后,大厅的大屏幕上各种数据频频闪动,画面显示嫦娥六号的“体内”缓缓伸出金属“触角”——钻取装置直指月面。
让无数人翘首以盼的人类第一抔月背之壤,仿佛已经触手可及。
“钻取加电开始!”10时21分,随着一声指令发出,月背挖“土”正式开始。
嫦娥六号探测器首先启动了钻取子系统。9分钟后,钻杆插入月表,钻头旋转着破开月壤,激起的月尘萦绕在钻杆周围,渐渐堆积成一座小小的“山坡”。
“别看这个钻杆比较细,但它功率强大、钻进能力很强,钻头可以穿透硬度很高的岩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郑燕红介绍。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嫦娥六号并不担心在采样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早在它“出发”之前,我国科研人员就对嫦娥五号任务期间研制的模拟月壤进行了扩展和“升级”,为航天工程团队提供了多种可能出现的月壤剖面结构。
利用这些结构特性,集团公司五院开展了上千次地面钻取试验,积累了40多种工作状况的钻取参数数据,确保科研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及时地判断钻取采样工作状态,丰富故障处理手段。
不仅要钻得动,还要钻得好。为了防止在钻取过程中月壤的飞溅和散失,钻取系统利用配备的高效排粉机构,对样品进行严格“筛选”,将钻出来的“杂质”剔除干净。
随后,“合格”的月壤样品自动进入取芯软袋,再经过拉绳上提、样品封装,被顺利放入封装装置内。
被取出的月壤样品记载着月球表面复杂的地质活动和物理过程,就像考古领域里不同时代的夯土层那样,每一层都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故事。月壤样品也完整地保存了月壤的层理信息,这对科学家研究月球背面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2时40分,钻取子系统成功完成采样任务,珍贵的月背之壤被嫦娥六号收入囊中。
6月2日夜,嫦娥六号再展身手,开始进行表取采样工作。
随着“表取加电开始”指令的发出,表取机械臂缓缓展开,逐渐探向月面。机械臂末端的采样器缓缓下压,3厘米、2厘米、几毫米……在精准的计算和指令控制下,采样装置逐渐贴近月表,直至轻盈地挖起第一抔“土”。
“这不仅是来自月背的第一抔‘土’,更推动人类迈出了对月球背面、月球以及地月系统形成和演化研究的重要一步。”我国行星地质学家肖龙激动地说。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团公司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指出,到月球背面采样,这是世界的第一次。中国科学家如果能拿到月背采回来的月壤进行科学研究,无论对我国还是对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6月3日上午,阳光洒落在月球坑洼不平的表面,映照出几朵深色的“花朵”悄然绽放,仿佛“嫦娥”翩翩起舞后留下的足迹。它们正是嫦娥六号采样后刻下的永恒印记,如同诉说一段无言的传奇。
来源/《中国航天报》
文/邓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