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开机,动力下降开始!”6月2日6时9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了指令,在月球上方15公里的轨道高度上,嫦娥六号着陆器上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启动,着上组合体开始变轨下降。
自今年5月3日发射升空,历时30天,先后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等过程,嫦娥六号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要为人类采集第一抔月背之壤。
着陆前,火工装置起爆,探测器分离为着上组合体和轨返组合体。这时,在环月冻结轨道的鹊桥二号中继星早已准备就绪,等待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到来。
科研人员紧盯电脑屏幕上的实时信息画面,处理着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一串串数据。在他们手中,这些数据将转化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实时状态,犹如手握一条无形的线,时刻掌握着嫦娥六号的脉象。
“完成落月只有一次机会,在15分钟内,必须一次成功!”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说。
经主减速、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等过程,嫦娥六号稳稳落下,看似轻盈轻松,却蕴藏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经验。
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影像。
嫦娥六号着陆器全景相机拍摄影像图。
今年3月,鹊桥二号中继星提前到达月球轨道,确保嫦娥六号在月背不会“失联”,为地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尽管鹊桥二号中继星解决了通信难题,但不同于大片被月海覆盖的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地形复杂多变,有很多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谷,有密密麻麻的陨石坑。
“如果探测器着陆在一块大石头上,就会影响钻取采样工作,很有可能得不到月球深层次的土壤样品,同时也会给起飞上升带来巨大挑战。”航天科技集团郑燕红表示,探测器必须成功着陆在一块平坦的区域上。
但可供安全着陆的区域有限,如何让探测器拥有更高的着陆精度,实现“落得准”?
首先“选址”要准确。
历史上,苏联在1969年~1970年间连续遭遇无人探月失败,其中“月球-15”号采样返回飞行器在月面降落过程中撞上了山脉,这一失败源于其对复杂地形缺乏准确认知。失败的风险在探索新区域时尤其高。
为了在“山脉中找平地”,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发前,科研人员在选址上下足了功夫。嫦娥二号探测器影像制成的全月7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及2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产品发挥了作用,科研人员借助它们为嫦娥六号寻找坡度较小的平坦区域。
其次轨道设计有玄机。
去往月背,嫦娥六号并不能沿着嫦娥五号开辟的道路前往,而是要重新选择一条最优轨道。这是因为嫦娥六号沿袭了“前辈”已有的构型布局和硬件产品,但着陆位置却由月球的北纬地区变为南纬地区。
为了在不大幅调整探测器的构型布局和硬件产品的前提下,顺利化解因着陆点变化带来的朝向、姿态等问题,设计师们为嫦娥六号探测器重新设计了一条环月轨道,也就是“逆行环月轨道”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探测器在环月轨道上的飞行方向与月球自转方向相反,无需调整探测器设计方案,就能保证它随时随地“能量十足”。
设计师的巧思就藏在轨道设计之中。为了达到既调整轨道又不增加推进剂消耗的目的,设计师让嫦娥六号先后进行3次“刹车”——比嫦娥五号多了一次。这样可充分利用从月球捕获到下降前的20多天飞行时间,不断调整轨道参数,高精度瞄准着陆点,等待降落最佳时机的到来。
在距月面约15公里处时,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在一台轨控发动机和多台姿控发动机的协同推动下,逐步将探测器相对月球速度从约1.6公里/秒降为零。
其间,在距月面1.5公里时,嫦娥六号利用光学成像敏感器进行粗避障,剔除大型障碍物;距月面仅100米时,嫦娥六号上的备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进行精确避障,精准识别选好落点。
而后,嫦娥六号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平稳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从发射升空到成功落月,38万公里,30天抵达,900多秒惊心动魄的下降,嫦娥六号的表现近乎完美,如同体操选手在空中完成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难度系数动作之后,稳稳当当落地,为下一段“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航天报》
文/胡蓝月 刘淮宇